返回

全家反派不用怕,我有一剑通古今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4章 杀覃岭王,取回千万嫁妆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得本王三年后很难东山再起,就不把本王夹在眼里了。听说,皇帝开经筵讲学,你爹做了皇帝老师,这是攀上新的高枝儿了。”

    离环儿脸色煞白,屈辱的泪水溢了出来:“王爷怎好如此说话?妾身一腔痴情,实难感化王爷铁石心肠。”

    她最大的靠山就是离家。

    虽然王爷的话说得很难听,但父亲那般精明人,面对风险会算账,不会动不动跟人拼了,权衡利弊之下,真舍了他们夫妻怎么办?

    “眼下最应该担心地,难道不是户部要求出示走私清单的问题么?”

    离环儿抹了抹眼泪,开始转移矛盾,“凡与东桑倭寇通商者,流徙三千里戍边,永远不准回籍还乡。王爷再不想法子对付慕听雪,就要被流放戍边了,妾身就再也见不到你了,呜呜呜——”

    谢邑宛如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,比酷暑还烈的火气,也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是了。

    眼下,他必须自救。否则等来的只会是刑部的逮捕令。

    “王爷,前方白帝城传出消息,长公主带来了一种叫红薯的神粮,可以亩均产八十石,高产一百石!”

    一小校满头大汗地跑进来,趋步跪下,“巡抚萧望之,开始给城中百姓派发红薯秧苗!”

    谢邑宛如在无边无尽的黑暗中,看到了一片亮光:“亩产一百石?一共有多少红薯苗?”

    他已暗中招募了十万军士,但这么多人吃饭是个巨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为了长久作战,高产神粮他必须要弄到手!

    “数不尽,据说城中每一户百姓,都能领到一亩地的红薯苗。”

    “休得胡言,白帝城一万户籍,五万亩的红薯苗,那得海了去。”谢邑觉得这小校是为了邀功,故意放大说辞。

    “这大的事,小的绝不敢欺瞒王爷。小的有一亲戚,原是雍州佃农,逃荒到了白帝城,如今正等着分配红薯苗呢。”

    覃岭王瞳孔骤然放大:“即刻发兵!”

    此时不反,更待何时?

    把白帝城的海量红薯神粮抢过来,征服了那座城,就是征服了慕听雪!

    “以何名义?”

    “清君侧,诛晏贼!”

    *。*。*

    “反贼至矣!”

    当覃岭王谢邑,率领大军压城的时候,慕听雪正和萌宝在地窖喝冰镇番茄汁。

    她把收来的番茄,都运到了数十丈深的地窖里。地窖温度低,还储存了一部分冬日的瑞雪和冰块。

    “殿下,不好了,反贼打过来了!”

    金池县主萧瑾瑜,哼哧哼哧地跑下地窖,过来给娘三儿通风报信。

    “莫慌。”

    慕听雪面不改色,把一杯冰镇番茄汁,递给了她,“消消暑。”

    萧瑾瑜满头热汗,瓷白的圆脸上,好看的眸子溢满焦急:“多谢殿下赏赐。”她咬住吸管,抽了一大口,只觉透心凉,酸酸甜甜,“可他们有十万人,咱们只有两千。”

    “谁说的。”

    慕听雪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,“尖兵营正式在编有两千,参加特种兵考核未录取的有四千,投降土匪四千,加起来一万人,都是有战斗力的。”

    她故意把尖兵营的待遇设得极高,这就导致了白帝城几乎所有的青年劳动力都想加入。

    为了考进去,这些青年男丁,平日里就会疯狂训练。体能就算达不到特种兵的水平,但也比普通的府兵强很多倍。

    她早收到消息覃岭王会造反,势必做了充足准备。

    “殿下去哪儿?”萧瑾瑜担忧地拉住了长公主的袖子。

    “给守城者,发装备。”

    慕听雪让三个孩子,好好待在地窖里,大人们干仗太血腥,少儿不宜。

    果然所料不差。

    慕听雪抵达白帝城的高大城门附近时,看到荒竺率领两千尖兵营于城墙之上占领高地,持机械连弩,对着下方架云梯爬城墙的反叛大军,疯狂射箭。

    而萧望之,则把特种兵考核失败的青壮男丁、归降土匪,共计八千来人组织了起来,共同抗敌。

    这些人,穿着麻衣短打,或在城墙上对着下面扔石头,或手持刚领到的刀枪剑戟,严阵以待。

    “先穿上甲胄。”

    慕听雪送来了八千套冷兵器时代的防弹衣。

    萧望之大惊失色:“殿下何处得来此物?”

    一座地方城市,允许的在编士兵只有三千,允许的甲胄也只有三千套。

    如果超过,以谋反罪论处!

    甲士的战斗力,至少是普通士兵的三倍。因为穿上了,生存率就能大大提升。战场上脆皮是没有好下场的。

    慕听雪也不隐瞒:“军械所借的。”

    这个借字,用的很妙。

    其实是她出发之前,手持镇北军虎符,去晏泱所管辖的军械所、军工厂拿的,只要打完仗,她再把这些甲胄放回去,就不存在“逾制”“谋反”一说。

    事到如

第214章 杀覃岭王,取回千万嫁妆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